文章目錄:
你知道什麼是Ellanse洢蓮絲嗎?
「洢蓮絲Ellanse」,又可以被稱做依戀詩或易麗適,具備玻尿酸的特性,又有晶球隱形支架可以進行拉提,效果跟晶亮瓷一樣,主要讓臉型更加立體
外貌美學主要以M劑型的洢蓮絲為主,作用原理和施打方式皆相同
像洢蓮絲這樣的微整形美容是目前的趨勢,尤其對於不希望永久改變外貌的朋友來說
微整形美容流程時間短,修復期不長,隔天就可以工作,生活作息也不需要改變。
外貌美學微整形顧問團隊目前正式在臺中與臺北駐點,提供全方位的醫美服務
哪些人適合洢蓮絲微整型?
從來沒有整型經驗、想先試試看的人
小資經濟的的族群
考慮開刀風險、不想永久性改變容貌的人
不想忍受過長恢復期的人
追求自然效果的人
洢蓮絲是目前網紅界對自身美學管理常用的方式之一,可維持2年效果,也是我們團隊微整形項目主打的項目
尤其我們醫生的招牌技術,不紅不腫,我們的案例眾多,讓你安心~~
洢蓮絲豐頰相關案例分享
客戶評價-小倩:
技術好的醫師,效果就是不一樣,下午1小時的就讓我整個臉形大變身,我覺得顧問師的諮詢真的很重要
她可以給你很不錯的建議,只要跟她討論好,流程就會非常順利喔
洢蓮絲豐額+豐頰案例分享
客戶評價-Alice:
關注外貌美學一段時間了,最近才鼓起勇氣諮詢,顧問師很親切,我把照片傳給她的時候
她就可以明確指出問題,真的很有默契,我覺得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可以感受到變化,現在到第10天
臉頰跟額頭一樣飽滿,開心灑花
洢蓮絲額頭案例分享
客戶評價-泱泱:
我只能說外貌美學救了我的額頭,之前的抬頭紋跟海波浪一樣,有夠好笑的,但是醫師出手就知道有沒有
好的技術會反映在效果上,非常滿意喔~感謝顧問跟醫師
洢蓮絲臉頰案例分享
客戶評價-小可:
有時我很不想正視我32歲的臉頰,感覺年紀越大,以前那種很有朝氣的樣子就回不去了
常拍照的我,都只能靠修圖把照片修的美美的,不過外貌美學團隊的技術就是讓我很滿意
現在近拍都不需要美肌了,這樣的效果很不錯啊!
洢蓮絲的作用原理
第一重:立即填補、立即改善
由於CMC凝膠載體有絕佳黏度及支撐性,當CMC注入至皮膚後,可在第一時間內有立即填補及改善皺紋的功效。
第二重:促進結締組織增生
CMC凝膠載體漸漸被吸收的同時,PCL微粒子會不斷刺激結締組織,讓新生的結締組織搭起支撐肌膚的彈性支架,取代原本CMC凝膠載體被人體分解後的空間,讓肌膚用天然的方式變得平順光滑。
第三重:持續性的作用效果讓肌膚維持長時間的豐潤彈性
當CMC凝膠載體及PCL微粒子皆被人體吸收解後,人體自身的結締組織可取代原本CMC凝膠載體及PCL微粒子的支撐空間,持續為肌膚塑造豐盈的緊緻感。
因此皺紋、凹陷、鬆弛乃為顯老之三種明顯特徵,愛美一族的你,就算不追求永遠的十八,也希望能比真實年齡看起來再小一點點,洢蓮絲就是一個最佳選擇!
洢蓮絲相關須知
1.6小時內避免接觸注射區域、臉部按摩、睡覺、頭部前傾及運動。
2.注射完24小時內不要做劇烈運動、搭飛機。
3.一週內避免泡溫泉、使用烤箱、蒸氣SPA或是極冷的地方。
4.當療程結束後7~10天,可進行修正治療來達到適當修正效果。
洢蓮絲注射的常見問題Q&A
Q1: 什麼人適合施打? 什麼部位適合施打?
A1:除了懷孕者,產後2個月內,有免疫疾病及重大 疾病者,
所有健康的人都適合施打。 除了眉間,眼窩,及嘴唇不能施打,其他部位皆適合施打。
Q2:施打過洢蓮絲的病人,施打的滿意度如何?
A2:通常回診時,客人常說膚質變好,變亮。施打過後填充效果佳,維持度也佳。
Q3:施打時須注意什麼事項?
A3:衛教很重要。洢蓮絲施打過後有些人易腫脹、異物感,
但是7-10天後癥狀就會消失,一定要先告知客人。
Q4:術後注意事項?
A4:施打後可立即塑型,約3~7天定型即不易再位移。
若腫脹可冰敷,其他注意事項與一般微整相同。
Q5:什麼樣的狀況適合使用洢蓮絲?
A5:
1.長期打玻尿酸來維持臉部澎潤的客人。
2.長期打晶亮瓷來維持臉部立體度的客人。
3.喜歡舒顏萃,但不喜歡按摩者。
4.想要玻尿酸加舒顏萃效果者。
外貌美學諮詢師顧問官網:https://www.topcoinfuture.com/
立即與外貌美學顧問團隊聯繫:http://line.me/ti/p/@858ecymb
WE115CEEC158EF |
臺中北區洢蓮絲1cc微整形效果,外貌美學全方位醫美服務
Ellansé洢蓮絲來自荷英共同研發的獨特的真皮填充劑,兩種主成CMC+PCL均屬醫療衛材等級,兩者共通的特性在於能完全被人體吸收,在醫療領域已使用逾20多年。Ellansé洢蓮絲擁有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的GRAS認證,在2009年通過歐盟認證,於2011年榮獲Frost & Sullivan歐洲技術創新年度大獎,並於在臺灣合法上市。臺中西屯洢蓮絲醫學美容診所推薦
臺中西屯洢蓮絲S劑型醫美推薦PTT的主要成份為70%之PBS-生物降解材料(carboxymethylcellulose, CMC)製成的凝膠體包覆著30%之聚己內酯(polycaprolactone, PCL)製成的25-50微米(µm)的完美微型晶球。微晶球將隨者注入的凝膠均勻地分佈在皮下組織內的3D空間裡,搭建一個幫助皮膚重新生長自體膠原蛋白的支架。平滑、正圓形的完美球體以類3D列印方式,進行皮膚組織再造工程, 晶球的平滑面輕柔地與組織接觸,微微的刺激組織生長出全新優質的膠原蛋白。注射後凝膠的黏稠度可立即修補,所以可以提供即時填充與皺紋修復,同時改善肌膚彈性。
PCL微晶球隨著時間被身體吸收臺中洢蓮絲1cc可以打淚溝嗎
自體再生的優質膠原蛋白漸漸填補原本晶球的空間臺中大雅童顏針各種型號規格
Ellanse-S第13個月時所有微晶球被人體吸收後,原來微晶球的空間將被新生的自體膠原蛋白填充,以取代被吸收的凝膠體肌,所以可以達到長時間的持續性修復,使膚質展現比剛施打時更光滑亮麗。
ELLANSÉ® 洢蓮絲的作用原理臺中大里洢蓮絲1cc隆鼻效果
注射進皮下組織時,CMC凝膠體提供即時性的填充效果。當CMC凝膠體逐漸被代謝吸收後,則由PCL微型晶球持續作用並刺激纖維細胞,以誘發自體膠原蛋白新生。PCL微型晶球也隨著時間逐漸代謝吸收,此時膠原蛋白新生程序也完成,並替代了原先的微型晶球。臺中大雅Ellanse洢蓮絲貓抓紋效果
高洪波:土地隨筆 世界上最常見又最易為人所忽視的,大概就是土地。 我們的生命源于土地,最后又回歸的還是土地。土地滋生萬物,以綠色的莊稼、肥壯的牛羊、鮮美的水果,為我們提供生命的養份;土地又托住道路,承受高樓大廈的重壓,讓我們從這里到那里奔波走動,困乏時擁有一席安眠之處,土地在營養我們的同時,又蔭護我們,幫助我們。 土地恩德無量。 土地上有山川河流,土地下有礦物寶藏。山川河流是土地的另一種存在方式,山是立體凝固的土地,河是液體流動的土地,山河之間是我們自己。 我們對得住土地的恩德么? 土地對于農民,是命根子,“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雖然境界不高,但你不能否認這種生活理想所顯示的溫馨魅力。 土地對于國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義尤其重大。昔日晉公子重耳流亡時,曾被農人擲以土塊,他大怒。旁邊一位聰明的隨員解釋說這是天賜土地給您,兆示著要擁有晉國的國土。國土與王位,在這里是同義語,等值。流亡的公子重耳轉怒為喜,答謝了擲土塊的并非友善的農夫。 土地就這樣濃縮為一方小(www.lz13.cn)小的土塊,一擲之下,被擲入了中國的史冊之中。 曾聽說過“寸土寸金”之說,以金為交換單位的,除了土地之外,我只聽說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別的珠寶珍玩雖數量眾多,但都不具備與土地、時光交換的資格。光陰是流動的抽象,土地是沉實的具體,相比之下,土地更勝一籌。 “寸土寸金”不光說的是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的商業地段,盡管這些地段的商業價值遠勝于“寸土寸金”。這里面還包含著領土的神圣與不可侵犯的意蘊,“我們生長在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強占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這是一段鼓舞過中華民族奮起抗爭的著名歌詞,將極遼闊的國土以方寸的尺度計較,是一個民族必然利益所在。這叫毫無商量的余地。 所以香港才要收回;珍寶島才浴血一戰;老山與者陰山才留下熱血與豪情。 為祖國而戰,祖國的具體體現不就是國土么! 土地是一種資源,但是(www.lz13.cn)一種不能再生的資源。土地變成土坯、磚瓦,再變成房屋,百年后或許又還原成土地;土地若變成水泥鋼筋的大廈,變成堅固無比的墳塋、墓穴,再復原為綠草茵茵的土地,已是一種現代神話——所以珍惜土地,珍惜的也是我們自己的生存環境;熱愛土地,一如詩人艾青宣稱的愛到雙眼飽含淚水的地步,才有可能讓土地寬容和接納我們。 我們畢竟來源于土地。忘了這一點,才是最大的忘本。 高洪波作品_高洪波散文 高洪波:花境 高洪波:雞血石記分頁:123
青春勵志文章:沒有你我一樣可以 再堅持一下就是勝利,剛剛跑八百的時候我不斷對自己說著,再堅持一下。 我真的做到了,我的確做到了,意外之間,情理之中。沒有你我一樣可以。 從小到大,你安排著我的一切,上最好的學校,用最好的東西,你給予我了一切,呵護著我,我知道你很愛我!可是你并沒有問我喜不喜歡,這樣做好不好,甚至強加給我什么。以前我并不知道努力是什么,小學六年級當別人在努力考最好的學校的時候,我像平時一樣無所謂,因為我知道不用努力一樣可以上那所令別人羨慕的學校。 上了初中成績平平,你并不曾要求我要有什么目標,只是說快樂就好。的確,我愛你,我很快樂,中招的時候還是不用成績的高低我照樣有學校上。而漸漸我已經18了,我看到了別人的努力,看到了別人的付出,看到了別人的喜樂,看到了別人的苦悲,而我還是一只在你羽翼下成長的白鴿。 前兩天我哭著給你寫了一封信,我請求你這次讓我自己真真正正的付出一次,請求你不要再逼我去學藝術。因為你根本就不相信我有考大學的能力,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我重視的是什么,我并不重視我上哪個學校,我在乎的是它是不是我自己得到的。 要體育達標了,我很害怕,因為從小體育就是最差的,每晚當別人回寢室的時候,我去練習八百,每天早上別人還沒出寢室的時候,我又去練八百。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會對自己說“如果想得到,就很難得到,可是如果我一定要得到,就一定能得到”的確,今天我得到了,而且成績比別人更好些。考完試我真想大聲對你喊“看,沒有你我一樣可以得到”沒有你,我一樣可以得到我想要的。 現在我很明確我要什么,我要的大學是我自己得來的,即使結果是專科,那也是我自己得到的,就像我信里告訴你的“我有信心,我就是可以考上大學”。 我對你的愛并不亞于你對我的愛,每每看見你我就莫名的很高興,每每拉著你的手我就很安全,你是我的天,遮擋著一切,給予了一切。可是這一次我真的不會再聽你的,不管你答應不答應,我要為自己付出,我要為自己努力。 沒有你,我一樣可以…… 青春勵志文章:沒有棱角就不是年輕人 青春勵志文章:讓青春閃耀最美的光彩 青春勵志文章: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分頁:13
余秋雨:筆墨祭 中國傳統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質和心理習慣,這個問題,現在已有不少海內外學者在悉心研究。這種研究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時時遇到麻煩。年代那么長,文人那么多,說任何一點共通都會涌出大量的例外,而例外一多,所謂共通云云也就很不保險了。如果能對例外作一一的解釋,當然不錯,但這樣一來,一篇文章就成了自己出難題又自己補漏洞的尷尬格局。補來補去,痛快淋漓的主題都被消磨掉了,好不為難煞人。 我思忖日久,頭腦漸漸由精細歸于樸拙,覺得中國傳統文人有一個不存在例外的共同點;他們都操作著一副筆墨,寫著一種在世界上很獨特的毛筆字。不管他們是官屠宰輔還是長為布衣,是俠骨赤膽還是蠅營狗茍,是豪壯奇崛還是脂膩粉漬,這副筆墨總是有的。 筆是竹竿毛筆,墨由煙膠煉成。濃濃地磨好一硯,用筆一舔,便簌簌地寫出滿紙黑生生的象形文字來。這是中國文人的基本生命形態,也是中國文化的共同技術手段。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干脆偷偷懶,先把玩一下這管筆、這錠墨再說呢? 一切精神文化都是需要物態載體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就遇到過一場載體的轉換,即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這場轉換還有一種更本源性的物質基礎,即以“鋼筆文化”代替“毛筆文化”。五四斗士們自己也使用毛筆,但他們是用毛筆在呼喚著鋼筆文化。毛筆與鋼筆之所以可以稱之為文化,是因為它們各自都牽連著一個完整的世界。 作為一個完整的世界的毛筆文化,現在已經無可挽回地消逝了。 誠然,我并不否定當代書法的成就。有一位朋友對我說,當代書法家沒有一個能比得上古代書法家。我不同意這種看法。古代書法家的隊伍很大,層次很多,就我見聞所及,當代一些書法高手完全有資格與古代的許多書法家一比高低。但是,一個無法比擬的先決條件是,古代書法是以一種極其廣闊的社會必需性為背景的,因而產生得特別自然、隨順、誠懇;而當代書法終究是一條刻意維修的幽徑,美則美矣,卻未免失去了整體上的社會性誠懇。 在這一點上有點像寫古詩。五四以降,能把古詩寫得足以與古人比肩的大有人在,但不管如何提倡張揚,唐詩宋詞的時代已絕對不可能復現。詩人自己可以寫得非常得心應手(如柳亞子、郁達夫他們),但社會接納這些詩作卻并不那么熱情和從容了。久而久之,敏感的詩人也會因寂寞而陷入某種不自然。他們的藝術人格,或許就會因社會的這種選擇而悄悄地重新調整。這里遇到的,首先不是技能技巧的問題。 我非常喜歡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幾個傳本法帖,大多是生活便條。只是為了一件瑣事,提筆信手涂了幾句,完全不是為了讓人珍藏和懇掛。今天看來,用這樣美妙絕倫的字寫便條實在太奢侈了,而在他們卻是再啟然不過的事情。接受這張便條的人或許眼睛一亮,卻也并不驚駭萬狀。于是,一種包括書寫者、接受者和周圍無數相類似的文人們在內的整體文化人格氣韻,就在這短短的便條中泄露無遺。在這里,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相溶相依,一支毛筆并不意味著一種特殊的職業和手藝,而是點化了整體生活的美的精靈。我相信,后代習摹二王而惟妙惟肖的人不少,但誰也不能把寫這些便條的隨意性學到家。 在富麗的大觀園中筑一個稻香村未免失之矯揉,農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鄉村里。時裝表演可以引出陣陣驚嘆,但最使人舒心暢意的,莫過于街市間無數服飾的整體鮮亮。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燦爛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們之間。在毛筆文化鼎盛的古代,文人們的衣衫步履、談吐行止、居室布置、交際往來,都與書法構成和諧,他們的生命行為,整個兒散發著墨香。 相傳漢代書法家師宜官喜歡喝酒,卻又常常窘于酒資,他的辦法是邊喝邊在酒店墻壁上寫字,一時觀者云集,紛紛投錢。你看,他輕輕發出了一個生命的信號,就立即有那么多的感應者。這與今天在書法展覽會上讓人贊嘆,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整個社會對書法的感應是那樣敏銳和熱烈,對善書者又是如此尊敬和崇尚。這使我想起現代的月光晚會,哪個角落突然響起了吉他,整個晚會都安靜下來,領受那旋律的力量。 書法在古代的影響是超越社會蕃籬的。師宜官在酒店墻上寫字,寫完還得親自把字鏟去,把墻壁弄得傷痕斑斑,但店主和酒保并不在意,他們也知書法,他們也在驚嘆。師直官的學生梁鴿在書法上超越了老師,結果成了當時的政治權勢者爭奪的人物。他曾投于劉表門下,曹操破荊州后還特意尋訪他,既為他的字,也為他的人。在當時,字和人的關系難分難舍。曹操把他的字懸掛在營帳中,運籌帷幄之余悉心觀賞。在這里,甚至連政治軍事大業也與書法藝術相依相傍。 我們今天失去的不是書法藝術,而是烘托書法藝術的社會氣氛和人文趨向。我聽過當代幾位大科學家的演講,他們寫在黑板上的中文字實在很不像樣,但絲毫沒有改變人們對他們的尊敬。如果他們在微積分算式邊上寫出了幾行優雅流麗的粉筆行書,反而會使人們驚訝,甚至感到不協調。當代許多著名人物用毛筆寫下的各種題詞,恕我不敬,從書法角度看也大多功力不濟,但不會因此而受到人們的鄙棄。這種情景,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因為這里存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信號系統和生命信號系統。 古代文人苦練書法,也就是在修煉著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現代西方女子終身不懈地進行著健美訓練,不計時間和辛勞。 由此,一系列現代人難以想象的奇跡也隨之產生。傳說有人磨墨寫字,日復一日,把貯在屋檐下的幾缸水都磨干了;有人寫畢洗硯,把一個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邊走路邊在衣衫上用手指劃字,把衣衫都劃破了……最令人驚異的是,隋唐時的書法家智永,寫壞的筆頭竟積了滿滿五大麓子,這種簏子每只可容一百多斤的重量,筆頭很輕,但五簏子加在一起,也總該有一二百斤吧。唐代書法家懷素練字,用壞的筆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了一個坑來掩埋,起名曰“筆冢”。沒有那么多的紙供他寫字,他就摘芭蕉葉代紙,據說,近旁的上萬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禿禿的。這種記載,即便打下幾成折扣,仍然是十分驚人的。如果僅僅為了練字謀生,完全犯不著如此。 “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這樣的詩句,展現的是對一種生命狀態的喜悅。“非人磨墨墨磨人”,是啊,磨來磨去,磨出了一個個很道地的中國傳統文人。 在這么一種整體氣氛下,人們也就習慣于從書法來透視各種文化人格。顏真卿書法的厚重莊嚴,歷來讓人聯想到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同樣品格。李后主理所當然地不喜歡顏字,說“真卿得右軍之筋而失之粗魯”,“有指法而無佳處,正如叉手并腳田舍漢。”初次讀到這位風流皇帝對顏真卿的這一評價時我忍不住笑出了聲,從他的視角看去,說顏字像“叉手并腳田舍漢”是非常貼切的。這是一個人格化的比喻,比喻兩端連著兩種對峙的人格系統,往返觀看煞是有趣。 蘇東坡和董其昌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人。在董其昌看來,濃冽、放達、執著的蘇東坡連用墨都太濃麗了,竟譏之為“墨豬”。他自己則喜歡找一些難貯墨色的紙張,滑筆寫去,淡遠而又浮飄。 趙孟頫的字總算是漂亮的了,但是耿直俠義的傅青主卻由衷地鄙薄。他實在看不慣趙孟頫以趙宋王朝親裔的身份投降元朝的行為,結果從書法中也找出了奴顏媚骨。他說:“予極不喜趙子昂,薄其人,逸惡其書。”他并不是故意地以人格取消書法,只要看他自己的書法,就會知道他厭惡趙書是十分真誠的。他的字,通體古拙,外逸內剛。 有些書法家的人格更趨近自然,因此他們的筆墨也開啟出另一番局面。宋代書法家政黃牛喜歡揣摩兒童寫的字,他曾對秦觀說:“書,心畫也,作意則不妙耳。故喜求兒童字,觀其純氣。”漢代書法家蔡邕則一心想把大自然的物象納入筆端,他說:“凡欲結構字體,皆須像其一物,若鳥之形,若蟲食禾,若山若樹,縱橫有托,運用合度,方可謂書。”這些書法家在講寫字,更在吐露自己的人生觀念、哲學觀念、宗教觀念。如果僅僅就書法技巧論,揣摩兒童筆畫,描畫自然物象,不是太離譜了么?只有把書法與生命合而為一的人,才會把生命對自然的渴求轉化成筆底風光。 在我看來,書法與主客觀生命狀態的關系,要算韓愈說得最生動。他在《送高閉上人序》中說及張旭書法時謂:“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后世。”記得宗白華先生就曾借用這段話來論述過中國書法美學中的生命意識。 宗白華先生是在研究高深的美學,而遠在唐朝的韓愈卻在寫著一篇廣傳遠播的時文。韓愈的說法今天聽來頗為警策,而在古代,卻是萬千文人的一種共識。相比之下,我們今天對筆墨世界里的天然律令,確已漸漸生疏。 文章寫到這里,很容易給人造成一個誤會,以為古代書法可以與各個文人的精神品格直接對應起來。“文如其人”、“書如其人”,這些簡陋的觀點確也時常見之于許多文章。 “文如其人”有大量的例外,這一點已有錢鐘書先生作過列述。書法藝術在總體上是一種形式美,它與人品的關系自然更加曲折錯綜。要說對應也只是一種“泛化對應”,在泛化過程中交糅進了種種其他因素。 不難舉出,許多性格柔弱的文人卻有一副奇崛的筆墨,而沙場猛將留下的字跡倒未必有殺伐之氣。有時,人品低下、節操不濟的文士也能寫出一筆矯健溫良的好字來。例如就我親眼所見,秦檜和蔡京的書法實在不差。 人的生命狀態的構建和發射是極其復雜的。中國傳統文人面壁十年,博覽諸子,行跡萬里,宦海沉浮,文化人格的吐納幾乎是一個渾沌的秘儀,不可輕易窺探。即如秦檜、蔡京者流,他們的文化人格遠比他們的政治人格曖昧,而當文化人格折射為書法形式時,又會增加幾層別樣的云靄。 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趙孟頫,他的書法確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卻又嶙嶙峋峋地有著許多前人風范的沉淀。因寫《藝舟雙揖》而出名的清代書法理論家包世臣說,見到一幅趙孟頫的墨跡,乍看全是趙孟頫,但仔細一看,這個過于純凈的趙孟頫就不可能是趙孟頫。趙孟頫學過二王,學過李北海,學過諸河南,沒有這些先師們的痕跡,趙盂頫只剩了一種字形,顯然是贗品。 這個論斷著實高妙。像趙孟頫這么復雜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結構匯聚和溶化的結果;已經匯聚、溶化成了一個卓然獨立的大家,竟還可以一一尋其脈絡,并在墨跡指認出來。這種現象,與人們平時談藝時津津樂道的“溶匯百家而了無痕跡”正好相悻。這里,展露了中國文化的一種重要特征。 “溶匯百家而了無痕跡”的情況也是有的,主要出現在早期創業者群體中。如王羲之,曾悉心學習過衛夫人的書法,后來又追慕鐘繇和張芝,還揣摩過其他許多秦漢以來的碑跡。他自稱隸勝鐘而草遜張,終于融會貫通而攀上萬世矚目的書學峰巔。要在王羲之行書中一一辨認出他所師法過的前代書家痕跡,不太容易。但是,當高峰樹起之后,它也就成了后世書家不能不繼承的遺產。繼承者又成了高峰,遺產也就累聚成一座深幽重疊的迷宮,使代代子孫既富足又惶恐,即便力求創新也擺脫不了遺傳的干系。蘇東坡算得敢于獨立創新的了,但清代翁方綱卻一眼看破,說蘇字中最好的仍然是帶有晉賢風味的那一種。二王余緒的遠代流注,連蘇東坡也逃不過。 膽子更大一點的書法革新家,雖然高舉著叛逆的旗幡,卻也要有意無意地讓人看出種種承襲的游絲,其中有人還專門著文來說明自身隱潛的連脈。米芾承顏而恣野,鄭板橋學黃山谷而后以隸為楷,怪怪的金農自稱得意于“禪國山碑”和“天發神讖碑”,趙之謙奇峰兀立而其實“顏底魏面”…… 這就是可敬而可嘆的中國文化。不能說完全沒有獨立人格,但傳統的磁場緊緊地統攝著全盤,再強悍的文化個性也在前后牽連的網絡中層層損減。本該健全而響亮的文化人格越來越趨向于群體性的互滲和耗散。互滲于空間便變成一種社會性的認同。互滲于時間便變成一種承傳性定勢。個體人格在這兩種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維艱。生命的發射多多少少屈從于群體情性的熏染,剛直的靈魂被華麗的重擔漸漸壓彎。請看,僅僅是一支毛筆,就負載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許無奈。 比較徹底的文化革新很難從這么漫長的歲月中站起身來。別的且不說,看尛尛百代,偌大的中國會有哪個人,敢用別的書寫工具來寫信記帳? 也許,應該靜靜地等待時間的自然流變。 但是,既然整個傳統文化早已構成互滲性的一統,時間并不能把中國文化推上逐級進化的臺階。 記得郭沫若曾經為書法提供過一則時間性變遷的范例,斷定王羲之的字跡應不脫魏晉隸書筆意,傳世《蘭亭序》因此是偽作。《蘭亭序》的真偽且不去說它,就基本思路論,我覺得郭沫若忽視了中國文化前后左右的互滲關系,忽視了中國文人復雜的藝術可能性,忽視了在前面這兩個前提下魏晉時代書法藝術面對不同的實際需要(如刻碑、修帖、寫便條)所必然產生的多元性。 從魏晉開始的一個極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在書法領域內部,幾乎一切都是可能的。因為這是一個渾然一統的世界。顛倒、錯位、裹卷、渦旋、復舊、超前,什么也不用奇怪。大體的階段和脈絡有一點,時肥時瘦,時濃時枯,但一旦要作過于科學的裁割,立即會顧此失彼,手忙腳亂。 事情必須要等到一個整體性變革的來臨,才能出現根本性的阻斷。 終于,有了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 終于,有了胡適之和白話文。 終于,有了留學生和“煙土披里純”。① 終于,有了化學分子式和數學定理。 ①英文“靈感”一詞的音譯,五四前后常見諸報刊,有人還把這5個字寫入白話詩中。 毛筆文化的一統世界開始動搖了。起初,誰也沒有想到新的時代會對遍灑中國的無數枝毛筆過不去。大家先從文化的內容著眼,因內容而想到載體,于是提倡白話文。毛筆只是一種手段性的工具,對它的去留人們不大在意。 林琴南用文言文翻譯了大量的外國文藝作品,用的當然是毛筆。懂外文的助手們捧著原著把文意口述給他聽,他的毛筆在紙頁上飛快地舞動著,一頁又一頁,一疊又一疊,一本又一本,涌向書肆,散落到無數青年手上。這或許是中國毛筆文化極成功的一次后期呈現,你看,就憑著毛筆和文言文,不是把城外的新文藝生動地介紹了么?它不是已經適應了新的時代和世界潮流了么?誰說舊瓶不能裝新酒呢? 但是,喝了新酒的人漸漸上了癮,他們開始用疑惑的眼光來打量這家專做二道生意的林氏酒坊。他們發現了原裝酒,一喝,勁兒大多了,他們不再滿足林琴南手上那只古色古香的小酒壇。 許多新文化的迷醉者因林譯小說的啟蒙而學了外文,因學外文而放棄了毛筆。毛筆之外的天地是那么廣闊,他們變得義無返顧。 林琴南握著毛筆的手終于顫抖了。他停止了翻譯,用毛筆寫下了聲討白話文兼及整個新文化的憤怒檄文。他的文章,是對毛筆文化的一次系統維護。人們對這位老人懷著一種復雜的情感:他是窗戶的開啟者,又是大門的把守者。他可以用毛筆指點一些什么,卻絕不允許讓毛筆文化的整體構架渙散。 相比之下,當時新文化的斗士們卻從容得多,除了蔡元培給林琴南寫了一封回信,劉半農假冒“王敬軒”給他開了個玩笑,沒有再與這位老人多作爭辯。他們洞悉世界大潮和時代走向,信心十足,忙著干許多更重要的事。他們沒有更多的精力與一種頑固的邏輯怪圈糾纏日久,對于他們自己也在用的毛筆,更不作任何攻難。 新文化隊伍中的人士,寫毛筆字在總體上不如前代。他們有舊學根基,都能寫;但當主要精力已投注到新的文化方式之后,筆墨的優劣已不是他們的價值系統中的敏感部位。陳獨秀和胡適的毛筆字都寫得一般,魯迅、郭沫若、茅盾寫得較好,魯、郭兩位或許還能躋身書法家的行列。對他們來說,毛筆字主要已成為一種并不強悍的工具形態。“文房四寶”,已完全維系不住他們的人格構架。 然而,事情又一次地出現了負面。 毛筆文化既然作為一個完整的世界存在過數千年,它的美色早已鍛鑄得極其燦爛。只要認識中國字,會寫中國字,即便是現代人,也會被其中溫煦的風景所吸引。吸引得深了,還會一步步登堂入室,成為它的文化圈中新的成員。 五四文化新人與傳統文化有著先天性的牽連,當革新的大潮終于消退,行動的方位逐漸模糊的時候,他們人格結構中親近傳統一面的重新強化是再容易不過的。像一個渾身濕透的弄潮兒又回到了一個寧靜的港灣,像一個筋疲力盡的跋涉者走進了一座舒適的庭院,一切都顯得那么自然。中國文化的帆船,永久載有這個港灣的夢;中國文人的腳步,始終沾有這個庭院的土。因此,再壯麗的航程,也隱藏著回歸的路線。 我們很難疾言厲色,說這種回歸是叛變。文化人格學的闡釋,要比社會進化論達觀得多。中國的事情總是難辦,重要原因就在于有這一幅幅文化人格圖譜不易索解。 陳獨秀夠激進的了,但他在杭州遇到沈尹默時,卻首先批評了這位青年書法家的字:“昨天看見你寫的一首詩,詩很好,字則其俗在骨。”對這句話,沈尹默刻骨銘心。沈尹默后來也寫寫白話詩,但主要精力卻投注在書法上,終身不懈。成了中國現代毛筆文化的一個重要孑遺。 周作人不失為五四前期頭腦特別清醒的斗士之一,他竟能在本世紀初年就一把抓住人的主題,提出“人的文學”的口號,在人文理性品格上明顯地高人一籌。但他后來卻深深地埋向毛筆文化而不可自拔,即便每天用毛筆抄一些古書古文也怡然自得。他抄書為文當然也有一系列并不落后的文化哲學觀念在左右,但留給社會的整體形象,已成為一個毛筆世界里不倦的爬剔者。他寫于1936年2月的一篇散文《買墨小記》,道盡了他所沉溺的那個天地,也展露了那個天地中的他。文章寫得很有韻味,不妨抄下一段: 我寫字多用毛筆,這也是我落伍之一,但是習慣了不能改,只好就用下去,而毛筆非墨不可,又只得買墨。本來墨汁是最便也最經濟的,可是膠太重,不知道用的什么煙,難保沒有“化學”的東西,寫在紙上常要發青,寫稿不打緊,想要稍保存就很不合適了。…… 買墨為的是用,那么一年買一兩半兩就夠了。這話原是不錯的,事實上卻不容易照辦,因為多買一兩塊留著玩玩也是人之常情。 墨到可玩的地步當然是要有年代的,周作人買來磨的是光緒至道光年間的墨。據說嚴格一點應該用光緒五年以前的墨,再后面,墨法已遭浩劫。周作人還搜集到了俞樾、趙之謙、范寅等人的著書之墨,“舍不得磨,只是放著看看而已。”周作人不是收藏家,他的玩墨,反映了一種人格情趣。而這種人格情趣又偏偏出現在一位新文化代表人物的身上,真是既奇異又必然。 很巧,就在周作人寫《買墨小記》的半年前,他的哥哥魯迅也寫了一篇有關筆墨的文章,題曰《論毛筆之類》。盡管不是故意的,兄弟倆圍繞著同一個問題發表的意見大相徑庭,真可稱作是一場“筆墨官司”了。魯迅說: 我自己是先在私塾里用毛筆,后在學校里用鋼筆,后來回到鄉下又用毛筆的人,卻以為假如我們能夠悠悠然,洋洋焉,拂硯伸紙,磨墨揮毫的話,那么,羊毫和松煙當然也很不壞。不過事情要做得快,字要寫得多,可就不成功了,這就是說,它敵不過鋼筆和墨水。譬如在學校里抄講義罷,即使改用墨盒,省去臨時磨墨之煩,但不久,墨汁也會把毛等膠住,寫不開了,你還得帶洗筆的水池,終于弄到在小小的桌子上,擺開“文房四寶”。況且毛筆尖觸紙的多少,就是字的粗細,是全靠手腕作主的,因此也容易疲勞,越寫越慢。閑人不要緊,一忙,就覺得無論如何,總是墨水和鋼筆便當了。 兩位成熟的大學者忽然都在乍看起來十分瑣碎的用筆用墨問題上大做文章,似乎令人奇怪,但細細品味他們的文句即可明白,這里潛伏著一種根本性的人格對峙。魯迅灑筆開去,從用筆說到了中國社會變革的一個大課題:“便于使用的器具的力量,是決非勸諭,譏刺,痛罵之類的空言所能制止的。假如不信,你倒去勸那些坐汽車的人,在北方改用騾車,在南方改用綠呢大轎試試看。”魯迅說,改造傳統很艱難,而禁止青年人卻很容易。在中國,當“改造傳統”和“禁止青年”各不相讓的時候,常常是后者占上風。但禁止的結果只能是“使一部分青年又變成舊式的斯文人”。 魯迅究竟是魯迅,他從筆說到了人。“筆墨官司”所打的,原來是青年一代中國文人的人格選擇。 這種人格選擇的實際范疇當然比用筆用墨大得多。就在周氏兄弟寫文章的前兩年,當年諷刺過林琴南的五四文化新人劉半農作為教授參加北京大學招生閱卷,見到一位考生把“昌明文化”誤寫成了“倡明文化”,他竟為此發表了詩作并加注,考證“倡”即“娼”,嘲笑學生是不是指“文化由娼妓而明”。劉半農的這種諷刺顯然是極不厚道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如今心目中青年學生應有的形象已經納入一條乾嘉式的道路。為此,其他新文化人士十分不滿,記得曹聚仁還借此發表了一個著名的觀點:我們以為青年人錯了的地方,很可能恰恰是對的,我們今天以為正字的,很可能是真正的別字;中國文字構架如此宏大繁復,青年人難免會經常寫別字、讀別字,這是青年人應享的權利。 曹聚仁也夠水準,他(www.lz13.cn)同樣從別字說到了人,與魯迅相呼應。他國學根底深厚,卻不主張讓青年人重返港灣和庭院,反對他們在毛筆文化中把聰明才智耗盡。寧肯魯莽粗糙一點,也不要成為古風翩然、國學負擔沉重的舊式斯文人。 過于迷戀承襲,過于消磨時間,過于注重形式,過于講究細節,毛筆文化的這些特征,正恰是中國傳統文人群體人格的映照,在總體上,它應該淡隱了。 這并不妨礙書法作為一種傳統藝術光耀百世。喧鬧迅捷的現代社會時時需要獲得審美慰撫,書法藝術對此功效獨具。我自己每每在頭昏腦脹之際,近乎本能地把手伸向那些碑帖。只要輕輕翻開,灑脫委和的氣韻立即撲面而來。 我真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人能夠擅長此道,但良知告訴我,這個民族的生命力還需要在更寬廣的天地中展開。健全的人生須不斷立美逐丑,然而,有時我們還不得不告別一些美,張羅一個個酸楚的祭奠。世間最讓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 只好請當代書法家們好生努力了,使我們在祭奠之后還能留下較多的安慰。 余秋雨《文化苦旅》 余秋雨散文集_余秋雨作品集 余秋雨經典語錄分頁:123
台中大里洢蓮絲醫美推薦DCARD
台中北區少女針填淚溝效果 員林洢蓮絲M劑型維持多久 台北信義區醫學美容診所推薦員林少女針微整推薦 台中潭子洢蓮絲S劑型多少錢 台中大雅微整形醫美診所推薦彰化Ellanse洢蓮絲醫美推薦DCARD 台中西屯洢蓮絲S劑型M型大概多少錢 台北醫美診所推薦PTT
留言列表